1164 

 人参与 | 时间:2025-04-05 12:45:15

Yadav称:我们创下了生物太阳能电池最高电流密度的记录。

一、提高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一)各地要总结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放开发用电计划,加快放开无议价能力用户以外的电力用户参与交易,扩大市场主体范围,构建多方参与的电力市场,大幅提高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统筹协调好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和放开发用电计划。(三)电力用户原则上应全电量参与电力市场,可自主选择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或向售电企业购电。

 1164 

(三)在确保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完善和创新交易规则,推进规划内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保障利用小时数之外参与直接交易、替代火电发电权交易及跨省跨区现货交易试点等,通过积极参与市场化交易,增加上网电量,促进消纳。二、推进各类发电企业进入市场(一)加快放开煤电机组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颁布实施后核准的煤电机组,原则上不再安排发电计划,投产后一律纳入市场化交易,鼓励支持环保高效特别是超低排放机组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和科学调度多发电。政策原文如下:发改运行〔2018〕10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能源局、物价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2018年要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大幅提高市场化交易比重。此外,有序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参与交易的应科学合理确定配电电价。(二)在统筹考虑和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的前提下,有序放开水电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四)交易双方签订年度双边合同后,可探索建立与月度集中竞价相衔接的价格浮动调整机制,根据月度竞价结果,由双方自主协商,对双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确认。(七)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用户电压等级及用电量限制,扩大放开的范围,新增大工业用户原则上通过参与交易保障供电。另外,与组件回收相关的标准并不全面,仅有的一本国家标准《晶体硅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在2017年9月刚刚推出,而与薄膜回收相关的标准尚未完成。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回收箱:它的体积约1.2米x1米x1米,明显大于普通垃圾箱;黑色盖子和底座牢牢地扣住厚重的灰色外壳,给人一种结实耐用的感觉。但当下,国内尚未出现专门针对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的强制性政策,同时,专门的光伏组件回收机构也处于空白状态。但就像平地起高楼,通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高,且成果可能不会被一家企业独享。根据中科院电工所的预测,如果组件运营维护良好,到 2034 年国内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近 60 吉瓦;而如果运维一般,届时累计废弃量将超过70 吉瓦。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少业内人士对光伏回收情况进行预测时,会把组件回收的高峰期提前10年,并非按通常规律在2035年出现,而是从2025年开始就可能会进入密集期,2030年左右将迎来处理高峰。那么,为什么红火的光伏行业却未能催生出类似PV CYCLE的组织?怎样的回收机制才适合中国的土壤?高峰尚早,进场正好事实上,与光伏生产、安装、运营和维护等红火的环节相比,回收环节在国内很少被人关注。

 1164 

之所以会做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箱子里要装的不是普通废弃物,而是重量大且易损坏的光伏组件。这五个环节看似容易,但要顺利完成,仍然需要有企业敢于提前尝试,并摸索出靠谱的、可推广的技术路线。而美国光伏企业FirstSolar的经验则是建立第三方基金,由专业金融机构进行运作,并以此支持后处理工作。只有如此,到组件大规模退役的时候,成熟的技术路线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更重要的是,这批组件将率先退役,因此,亟需探索出中国式的回收模式。而企业则可以参照PV CYCLE的模式,以出资的形式参与后处理,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或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以及更大的效益对于2016~2017年大规模安装的分布式光伏来说,产品转化率高、质量较好,且可以参考欧洲、日本等地丰富的分布式光伏回收经验,退役时即便带来一些问题,但影响可能也会较小。无独有偶,中国也曾推出过一项促进光伏发电的计划2009年,多部委联合推出金太阳工程,自此,国内的光伏行业获得了财政补助和科技支持,并开始实现产业化发展。

第二次出现2016~2017年,由于组件价格下降、扶持力度增加,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全年装机同比增长3.7倍。根据中科院电工所的预测,如果组件运营维护良好,到 2034 年国内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近 60 吉瓦;而如果运维一般,届时累计废弃量将超过70 吉瓦。

 1164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政府就要出面,先行搭建平台,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参与者,进而研发出通用技术。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回收箱:它的体积约1.2米x1米x1米,明显大于普通垃圾箱;黑色盖子和底座牢牢地扣住厚重的灰色外壳,给人一种结实耐用的感觉。

运营上述工作的,是一家欧盟光伏废物回收组织。而2012~2013年这批则不然。但就像平地起高楼,通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高,且成果可能不会被一家企业独享。这五个环节看似容易,但要顺利完成,仍然需要有企业敢于提前尝试,并摸索出靠谱的、可推广的技术路线。有人曾提出过一种思路,即由光伏企业自己处理,但这种谁的孩子谁抱走的模式并不被看好,原因有二:一是从回报上看,企业处理非常不划算。如果从2010年第一批金太阳工程的组件落地算起,今年,这批组件刚进入运行的第8年,距离回收仍有时日。

在欧洲和日本的光伏行业,企业对生产者责任的落实与政府强制性规定有一定关联,但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已经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但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就是让企业成为主要参与者。

其次,需要寻找到可持续的运作模式。既然产业周期很可能提前到来,回收准备就需要提早跟进。

今天,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等国家,这种光伏回收箱已在不少城市出现。只有如此,到组件大规模退役的时候,成熟的技术路线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由于光伏组件推出较早,技术水平相对较弱,且主要应用在西部电站中,在全球范围都很难找到类似的回收先例。再次,倡导加强生产者责任制度。众所周知,光伏行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但当下,国内尚未出现专门针对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的强制性政策,同时,专门的光伏组件回收机构也处于空白状态。

因为行业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国内光伏的回收周期尚未到来。因此,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是第一步。

PV CYCLE的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分支机构已遍布欧洲多地,并在前年进入日本市场。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50年,中国光伏组件中或将有2/3需要提前退役。

正因如此,它在生产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如何处置、如何回收,而这种提前参与,无疑将有助于最终组件回收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国内光伏回收,目前尚未看到通用技术方面的突破,因此,要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需要政府率先发力,为组件回收搭建一个平台,并让企业充分参与进来。

既然分散处理、远距离运输难以实现,相对可行的办法应该是集中处理和就近原则。当产生破损组件数量超过40片时,PV CYCLE会直接上门回收。官方搭台,企业参与新兴领域的技术往往分为两种:通用技术和私有技术。之所以会做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箱子里要装的不是普通废弃物,而是重量大且易损坏的光伏组件。

1998年,欧洲多个国家开始推出光伏发展计划,其中以德国的十万屋顶计划最为出名。在这方面,欧洲的经验是成立非营利性组织,并从企业身上获得资本无论是PV CYCLE,还是另一家组织欧洲太阳能再循环中心(CERES),两者都是吸纳光伏组件生产商做会员,进而通过收取会员费,以维持自身的运作。

对一个新兴产业而言,新技术和大市场就好像是鸡和蛋的关系:如果没有技术,市场基础再好也没有意义,而市场规模不够大的话,技术的好坏也很难检验出来。虽然是非盈利机构,但PV CYCLE会按照市场份额,向光伏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安装企业和进口企业收取一定费用,用于光伏组件的回收和处理,帮助这些企业以最小的投入,完成欧盟对废旧光伏组件处置的强制要求。

传统光伏组件在退役之后,一般要经过五个处理环节:第一步是将组件拆卸下来并运输到处理机构;第二步进行拆解,取掉背板和电线;第三步将组件破碎,去掉最外面的钢化玻璃;第四步进行热解,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把EVA溶解;最后一步是萃取,把组件中最有价值的金属、硅料取出来。如果以时间计算,今年也正是金太阳示范工程推出后的第10年。

顶: 816踩: 7